首页 |
|
从报建审图到设计施工 BIM技术来辅助
去年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要求,抓好智能建造试点,提炼一批可推广实用技术。部分城市充分发挥BIM技术对于工程建设项目数字化管理的数据载体作用,推动BIM从报建、审图、设计、施工等各环节应用。推动建筑业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促进工程建设提质增效,为智能建造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今年全国两会,多位代表委员建议,推进智能建造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监管,推进BIM技术从报建到交付的各环节应用。
辅助报建审图
去年年底,住房城乡建设部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工作,重点推进BIM报建和智能辅助审查,要求在设计方案审查、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档案移交等环节采用BIM成果提交和智能辅助审查,完善BIM成果交付和技术审查标准,探索基于BIM的建筑全生命周期审批监管创新模式和制度机制。
海南海口江东新区为了加快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化建设,推进园区内BIM报建智能审查技术应用,要求在江东新区范围内的新建建筑工程(含工业建筑)、市政工程均应通过BIM报建智能审查系统对规划方案、消防、人防等审批事项开展审查,并针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人民防空地下室施工报建审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的BIM报建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上海市也于日前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中,上线了基于BIM技术的智能辅助审查子系统,进一步提升施工图审查效率和勘察设计质量。要求实施BIM技术应用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应开展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建模,用于BIM智能辅助审查。同时,设计单位规范制图和建立结构计算模型,用于结构专业开展采用结构计算模型的智能审查。
此外,上海市也要求相关单位要加大对智能辅助审查的宣贯力度,加快提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的BIM技术应用能力,以及施工图审查机构的智能辅助审查能力。各参建单位要加快推进BIM智能辅助审查应用成果转化,将BIM模型“一模到底”应用于工程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形成BIM技术应用的良性循环。逐步探索将国际通行的BIM标准在BIM智能辅助审查中使用。
优化设计施工
传统的建筑设计施工过程中,各环节之间协调耗时费力,而应用BIM技术,所有相关信息都集成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各个团队可以实时共享和更新信息,从而简化了协调流程。确保项目建设安全的同时,有效提高施工利润,为设计施工一体化注入动力。
日前,湖南省长沙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印发加快推进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设施工程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通知,要求在设计阶段,推进BIM技术的广泛应用。设计单位应实施设计项目BIM正向应用,充分应用BIM技术及相关要求在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深化分析和模型优化,最大限度减少错、漏、碰、缺,并进行楼层净高分析、复杂管线优化、可视化应用、工程量统计等相关应用。在交付项目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成果时,应同时交付二维图纸和三维模型及其他数字化成果,做到图模一致,保证模型的可传递性。
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应按照“图模一致”“按图施工”原则,在施工图设计模型的基础上深化构建BIM模型,推动基于BIM的智慧工地、建筑机器人、无人机等技术在施工现场场景的应用。对接智慧工地平台,强化BIM在施工组织设计、危大工程中的应用,开展进度、质量、安全、工程成本等动态管控,进行人员、物料、车辆等进出场管理、设备安全与能耗环境监测以及施工机械可视化、危险自动监测预警、虚拟安全施工等各项相关应用,实现对施工过程交互式的可视化、信息化管理。参建各方共同使用基于BIM的项目协同管理平台,提高协同工作效率。
在青岛市9号线华城路站,项目部积极推动BIM技术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小到临建布设,大到方案变更,以BIM技术为施工现场解决难题,提高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
“BIM技术的运用,相当于对施工作业各项工序进行排练。钢筋安装施工前通过BIM技术建模,提前发现在实际作业中存在的问题。”项目负责人表示,为确保安全有序和工程质量,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不断强化BIM技术水平,在一些关键节点、复杂结构、特殊工序上充分采用视频交底,做到事前有准备、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复盘,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BIM技术建模分析与施工应用,为项目节约工期约2个月。”其中,通过BIM技术动画模拟安装,特别是各钢构件节点的安装顺序,将常规安装需要的15天时间缩短至4天,有效保障施工节点。该项目部利用BIM技术,有针对性地改进施工技术及方法和工程的自身风险和周边环境风险,有效提升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